近年來,高莊煤業公司受湖下礦權壓覆、季節性防汛等多方面影響,發展壓力劇增,而每一個困難時期,更是各類思想問題的易發期。
面對復雜形勢,該公司秉持“把公事當‘家事’看待、把企業當‘家業’經營、把工人當‘家人’關愛”工作導向,創新開展“命運共同體”形勢任務教育,深化“融合、增值、暖心”三項行動,引導全員牢樹“企業的損失就是全員的損失,企業的獲得就是全員的獲得”思想,在困難中緊密團結、親如一家,在逆勢中闖出生路、拼出未來。
在該公司,從工業區到辦公區、從會議室到工廣區,各類“家文化”和“命運共同體”的主題櫥窗、展板圖文并茂、處處可見,讓職工耳濡目染,時刻提醒增強主人翁意識。
“黨建工作是政治工作,更是‘人心’工作,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。我們大力營造‘高煤靠我發展、我靠高煤生存’的濃厚氛圍,形成集眾智、聚合力,全員一心推動發展的良好風尚。”該公司黨委書記張廣亮說。
該公司在做足常規陣地宣傳功課的基礎上,主動打破“我講你聽”的傳統方式,組建班子成員、政工人員、女工協管、團青干部4支“宣講小分隊”,采取灌輸與交流座談相結合的形式,深入基層、跟班宣講,傾聽各層級的心聲,“面對面”答疑解惑,“實打實”讓職工理解悟透“命運共同體”的真諦。
同時,利用微信、工廣大屏、班車電視等媒介引思導行,通過訪談欄目、事跡展評、網絡答題、退休職工回眸等形式,把“有意義”做得“有意思”,引領全員的思想認同、情感認同、價值認同、行為認同,提升形勢任務教育感染力和點贊率。
“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,從內打破是生命和成長,脫困之道,唯有自強!我們不斷強化成本管控,深挖內在效益,真正將低谷寒冬的過渡期變為夯實根基、積蓄潛能的窗口期。”該公司經理曹東京說。
該公司深化“六比六爭”,創新開展“千元節支、萬元創效”節支降耗活動,對班組、個人材料節支情況進行日清日結、嚴格管理,每月評選“紅旗班組”和“節約標兵”,兌現績效工資,持續激發員工自主創效潛能。
他們搭建“共享員工”平臺,充分挖掘人力資源創效潛能,鼓勵專業、單位及個人主動拓展共享用工創效范圍,讓職工增收、企業增效。采煤工人轉崗到掘進專業、勞務輸出到兄弟礦井,變許多不可能為可能。
他們還圍繞“為什么要解放思想、怎么樣變革求新、如何真正實現逆勢突圍”等問題,開展深入討論,對智能化建設、兩化融合、發展規劃等進行“頭腦風暴”,促進全員思想再解放、思維再打開。
“我們把解決職工‘急難愁盼’問題作為企業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秉承讓民生跟著民意走的目標導向,不斷拓寬惠民利民渠道舉措,辦成了一批批好事實事。”該公司黨委副書記、工會主席、紀委書記狄玉純說。
暢通“民聲”渠道是該公司塑造“命運共同體”的重要舉措。他們致力多為職工辦好事、辦實事、解難事,先后暢通“四大信箱”、公布主要領導電話、設立“職工微心聲”電子郵箱及“訴求服務群”等多種訴求渠道,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,做到有問必答、有求必應、有難必幫,架起直通職工心底的“民聲通道”。
針對職工遇到的一些瑣碎難事,創新搭建了互幫互助型“圓夢微心愿”網絡平臺,發動部門、職工積極認領“心愿”幫助工友“圓夢”,累計圓夢256條,受到了干部職工們的廣泛贊譽。
他們還持續發揮先進典型的引導和激勵作用,選樹了以“全國五一巾幗標兵”趙偉、“優秀退伍軍人”高瑞珍等為代表的先進典型,用身邊的榜樣帶動職工,提振了全員建功立業的干勁和士氣,為推動企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。
“員工靠企業生存,企業靠員工發展,職工和企業只有真正形成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,才能為高質量發展凝聚起更加強大的合力。”曹東京說。